首页 > 数控

雷军的“造车梦”:首期研发投入33亿 计划2024年造车

来源:科创板日报 2022-09-16 15:44:44

最近几天,雷军的周年演讲又刷屏了。

演讲中,雷军谈及人生低谷,泡论坛认识马化腾丁磊,还有小米人形机器人、以及造车进展等。对于造车,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首期研发投入33亿,计划于2024年进入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事实上,小米已通过一系列动作,包括自研、收购等方式,扫货产业链公司,为其造车保驾护航。不过,8月14日,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的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表示,相对于“蔚小理”,小米造车来的有点晚。“未来,小米汽车能否进入第一阵营,仍有待商榷。”

相比造车,汽车营销更重要

对雷军来说,年过50的他,将造车视为创业的最后一站。

2021年,小米确定造车,雷军亲自下场带队。之后,雷军表态,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不仅要动用百亿规模的资金,而且3-5年才能见效。而支撑雷军造车的这一想法,源于2020年底小米账上躺着1080亿元现金余额……

与此同时,雷军也不断用小米系基金,为这一“造车梦”保驾护航。

8月14日,《科创板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小米系在智能汽车领域出手30余次,涉及芯片、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电池等领域。

就2022年来看,小米5月投资锂离子电池材料商法恩莱特;3月投资芯片设计公司慷智集成,后者聚焦智能汽车领域;2月参与速腾聚创超24亿元战投,该公司为雷达激光供应商。同月,小米又向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进军,投资智绿chilye。

天眼查显示,2021年,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和小米集团密集扫货,出手汽车电子产品、汽车芯片、车载电源、车载芯片、智慧泊车,以及汽车级芯片等各个环节,速度不亚于华为哈勃。

小米系基金投资智能汽车情况

对此,元禾璞华合伙人胡颖平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能源汽车是确定性周期,一台汽车芯片的成本是6000-9000美金,而中国今年可能突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由此带来的产业效应是无法比拟的,未来增量空间很大。

但在采访中,另有早期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小米不是第一个造车的,可能也不是最后一个造车的公司。“从造车阵营上看,最早一批造车公司,乐视因资金链问题死掉;第二批公司,‘蔚小理’活得很好,虽然不能盈利,但有市场份额。对于小米,目前来看算是来得晚的一批公司,时间上也需要花几年。”

在这位硬科技领域投资人看来,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庞大的空间,但对于车企品牌来说,市场竞争将非常大。“抛开技术不谈,汽车销售就是造车的一大关键。”

“汽车不像手机,每年都有迭代出新品。汽车是耐用消费品,购买之后通常会用5年时间以上,这意味着国内市场容不下太多汽车品牌。对比海外市场,市场中也只有10家品牌的车企能存活下来。”该硬科技投资人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大同小异,很多品牌也选择产业链代工,这就意味着只要有品牌,别人能提供的东西,其他品牌都能提供,差异性非常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营销成为造车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统车企都来造车的原因。在销售上,他们更有经验。”他认为,小米造车想要进入市场,一是比销售和服务的能力;二是如果中国做不了,能不能去海外卖车。“如果这两个能力都没有,那就很危险。”

自动驾驶首期研发投33亿,值不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讲演中,雷军还提及在自动驾驶首期研发投资33亿元。

面对在造车上计划花100亿元的雷军,在自动驾驶又有下注33亿元,如此砸钱是否划算?

对此,上述早期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如果是持续研发,33亿元投资金额并不多。“对比‘蔚小理’财报,可以看到,他们每一年在自动驾驶领域上的研发不少于5-10亿元,因此小米的这33亿元并不多。”

目前而言,自动驾驶距离商用的时间似乎还很长。对于还在概念中的“自动驾驶”技术,投资者一度认为小米造车,更应把钱花在刀刃上。

该硬科技领域投资人表示,这其实是一种情怀。“投资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除了小米,还有美团和滴滴,他们大多是做技术出身,对于未来技术有一种情怀。但情怀是一回事,‘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做得好,又是另一回事。”

“即便雷军投了33亿元,也不一定比别人做得好。此前,小米自研的一些芯片就用不了,只有电源芯片可以用。从技术储备来看,小米距离华为仍有一点差距,而华为尽管在造车很多方面都很成熟,但还是没有亲自造车,反而选择与别人合作。”该位投资人继续谈到。

除此之外,该投资人表示,雷军之所以要投自动驾驶领域,也在于自动驾驶才是车的未来。“没有这个东西,所谓的造车就是几块钢板,在技术上自动驾驶赋予了未来智慧汽车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小米在资本市场上,也需要讲新故事,而造车、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正如该位投资人分析,汽车市场整体很大,真正能够容纳多少品牌,需要关注。“新能源汽车上,海外除了特斯拉,其他品牌也没有听过,中国为什么会有10家以上品牌出现,值得思考。而在激烈竞争下,相信留下来的造车品牌也不会很多。”(陈美)

上一篇

加快释放新动能 双创升级版谋新突破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为你推荐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