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第二十八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北京举办
6月8日,由全球贸易协会(amfori)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主办的第二十八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聚焦“供应链减碳伙伴关系建设”,邀请可持续发展专家、行业协会代表、品牌商及供应商分享最新区域政策信息、供应链减碳伙伴关系思路和实践,为企业与供应商提供减碳解决方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创办15周年。自2008年创办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28届研讨活动,覆盖欧洲、北美及亚洲等10多个国家。论坛始终把握可持续供应链趋势以及前沿核心议题,主办双方一以贯之地推动中欧可持续供应链建设,并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为论坛贡献思想和实践智慧。在正式进入本届论坛主题前的特设15周年纪念环节,回顾了论坛15年来的成果和精彩瞬间。
主办方全球贸易协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互赠致谢证书
中电标协社责委常务副主任、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原副巡视员郭秀明表示:“15年来,论坛主办双方与论坛共同成长。《WTO经济导刊》升级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欧洲贸易协会FTA也拓展为全球贸易协会(amfori)。”郭秀明说,作为论坛15年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自己一直关注着论坛进展,衷心祝愿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携手共进,可持续贸易行稳致远
全球贸易协会总裁Linda Kromjong表示,没有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打造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她对供应链伙伴关系进行了延展性解读:“不仅仅是从人类的角度,从植物、自然和生命的多个维度都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到不同的链条和不同的参与者,包括品牌商、供应商、生产商、制造商、物流等,从各自的角度发力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施懿宸就“ESG管理对于供应链减碳的影响”发表主题发言。施懿宸表示:“从碳金融、到气候金融,再到绿色金融,最后到可持续金融,碳在整个供应链里非常核心,而且是可计量的。”碳中和的四大领域——能源、工业、交通、建筑都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和供应商,对于引领供应链减碳至关重要。
利丰集团可持续发展负责人JonathanSalmon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利丰集团的供应链减碳进程。他指出,不断地去优化上游和下游,以及供应链和运输物流系统能够实现整个价值链以及整个生产周期的减排,进而构建全产业链绿色减碳的生态环境。
主题发言部分,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文锐携手耐克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经理姜洋,联袂介绍了基于耐克“风光一体化”智慧物流园的供应链减碳项目。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最终真正实现耐克物流中心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成为中国首个风光一体化的智慧零碳物流园。
全链减碳,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
在主题研讨环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绿色生活与创新部助理首席顾问周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研究员孙丽蓉、XD Connects中国董事总经理孔晶、李宁集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高级经理刘维围绕“减碳伙伴关系构建的挑战与经验”展开讨论。
周晔介绍,通过数字化促进绿色发展,能够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整个产业的转型,同时绿色也是数字化的重要引领。她呼吁加强对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关注。
孙丽蓉指出,行业组织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为行业营造生态圈。她着重介绍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起的“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希望触及30家知名品牌,60家核心制造商,通过他们的力量去辐射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很多中国品牌、中国供应商都在努力完成碳减排指标、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孔晶表示,关注ESG供应链减碳为公司业务带来了切实的积极变化——公司的估值系数上升,更容易得到融资,销售额能够得到提升。XD Connets的具体措施有三:成立内部碳研究小组,计算每个产品的碳生命周期并公示;使用可回收材料,让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可循环;注重真实性和追踪性,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100%真实地使用可追溯、可循环的材料。
刘维透露,李宁集团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长期战略。具体分两步走:“先排查自身供应链的碳排放,组织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做好碳排查;再为供应商减碳赋能,组织减碳相关培训,帮助他们理解碳排放数据清单。”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嘉宾同在场观众热情互动,答疑解惑。周晔介绍了不同国家地区供应链推动公司绿色低碳采购的标准和模型。施懿宸介绍了利用金融手段建立供应链减碳生态的可行之策。
在总结环节,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兼主编于志宏与全球贸易协会总裁Linda Kromjong共同发布了《赋能供应链,引领可持续——来自“中欧企业社会圆桌论坛”的洞察》研究报告。